作者:admin | 發布時間:2022-03-18
理想淬火冷卻速度
如前所述,對于被加熱到 a 狀態的鋼,只有當冷卻速度大于臨界冷卻速度時,才能獲得所需的 m 結構。多用爐具有多層爐床的連續生產的熱工設備,又稱耙式爐或多膛爐。用于焚燒城市垃圾,焙燒有色金屬礦粉,輕燒氫氧化鎂濾餅及天然菱鎂石礦粉等。熱處理多用爐有強大的電器控制系統西門子prc,應該會很好操作,一般都會有前室后室,后室也就是加熱室,密封性要求良好,滲碳氮等。氮化爐化學熱處理:指金屬或合金工件置于一定溫度的活性介質中保溫,使一種或幾種元素滲入它的表層,以改變其化學成分,組織和性能的熱處理工藝。
但是從這個圖中我們可以看出,要獲得M結構,并不需要在整個過冷過程中快速冷卻。關鍵點在C曲線尖端,奧氏體最不穩定,所以650℃最不穩定。所以要在650 ~ 550℃的溫度范圍內快速冷卻,而奧氏體在略低于Ai、略高于MS的點穩定,為了減少淬火冷卻時工件截面內外溫差引起的熱應力,冷卻速度要慢一些,尤其是在MS處。
常用淬火冷卻介質
各冷卻系統速度值均系根據國家有關冷卻處理速度發展特性進行曲線可以估算。冷卻速度不同特性變化曲線通常是用導熱率高的銀制球形試樣( 20mm),加熱后淬入冷卻介質中,利用熱電偶
用示波器測量并顯示了芯體溫度隨冷卻時間的變化。